作者:张运洲
文章来源:人防二大队
点击次数:1239
更新时间:2024-05-22 15:14:49
甲辰年农历四月初九,田新老师和我相约去马投涧拜访杜龙海先生。上午十时许,我赶到市一中对面,田老师和沈昌用老师已在车里等候。我上车后,才知田老师带来了杜先生付梓的诗集《岷岭云》。
杜先生是我在建安诗社(诗歌学会)群认识的,我们从未谋面,只是在群里看到过他的作品,虽然彼此并不熟悉,但文字是可以传神的,可使心灵相通的人产生共鸣。因而当我拜读先生的诗作,也会产生心灵的激荡,也会禁不住为他点赞。杜先生的诗文简洁明快,大气磅礴,寓意深刻,以五言和七言绝句见长,富有较强的时代感、正义感和哲理性,读之或耐人寻味,或激情澎湃,有种酣畅之感。
2021年,我拜读先生的《黄河》和《盆梅》后,慨然制作美篇收藏。《黄河》:本是清流惠万家,又掺杂碎又掺沙。缘何壶口冲天怒,只怨前途有落差。《盆梅》:名高身子歪,盆养占楼台。虽有松神气,难当栋宇材。两首诗文,一动一静间,抒发了作者不同的心境。
在前往马投涧的途中,田老师开车不疾不徐,遇到后方有大货车赶来,便会主动避让,有时干脆靠边停车,让其先行。三天后已是小满,受气候和土质影响,安阳西部的庄稼几近成熟,许多麦田已经发黄。有的农户将收割的油菜秧摊在路上晾晒,每当经过这些路段,田老师都会放慢车速,避免急刹导致车轮打滑失控。与智者同行,不由得平添了几分安全感。
车辆逶迤前行,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,我们来到了马投涧镇老河沟村。这里岗峦起伏,曲折回旋,势如卧龙,进入村庄,就像进入了迷宫,田老师说这种地势就是盘陀路。此情此景,疑似到了卧龙岗,左转右拐,我们终于找到杜先生家,他已在家门口迎候。杜先生一米八一的个子,年逾七旬,精神矍铄,给人以朴实稳健之感,我下车握住杜先生的手:“杜老师好,久仰大名!”杜先生爽朗地笑道:“欢迎各位!”
杜先生家大门朝东,坐落在村东一处较为平缓的岗地,颇具静水流深、紫气东来之神韵。这里俨然是一处天然氧吧,门前开阔地东侧,是一片葱郁的树林,林中不知名的鸟儿发出欢快的叫声,好像和主人一起欢迎客人的到来。我们随主人进院来到北屋,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,正门墙上一组行书四扇屏字画映入眼帘,上书孔子老先生教诲的九思,两侧是一副醒目的对联:若不撇开终是苦,各须捺住莫成名。
宾主落座,相谈甚欢。田老师给杜先生递上精心整理、筛选的诗集。诗集收录了杜先生2800余首(篇)诗作,约11万余字,由于量大,编作两册,分为:踏访寻梅、思絮如雪、川野风情、怀故迎今、万木撷英、动之以情、岁月沉吟、惠风沛雨、楹联趣意,共九辑。田新老师不辞辛苦历时数月,为书稿编辑校对、付梓做了大量工作。为保证诗集质量,田老师请杜先生再次修改,并征求先生对诗集封面设计等方面的意见。
杜先生参军八年,退伍后辗转县、乡政府做过司机,1985年回乡务农至今,期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。无论做什么,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,当干部,因为刚正不阿、办事公道,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。在他的治理下,乡风民风淳朴,治安和谐安定。杜先生青少年时期就对诗词有浓厚的兴趣,上世纪六十年代,伟人的诗词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,纵横捭阖、豪迈雄浑的风格,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前大半生,杜先生偶有灵感,便随性咏怀。就近十年,他退居二线,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,开始潜心研读伴随他多年的《格律诗词》,有意识地进行古体诗创作。作诗是他遣怀的最佳方式,数年光景写下近千首,每每把作品分享到群里,宏大气魄和洒脱之气,引得作家诗人和诗友们纷纷点赞和雅评。诗词创作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,更需要细微的观察,独到的眼光,透过事物的表象看本质,用高度凝练的文字或记事或抒情或言志,或议政或喻理。
好诗词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,是作者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反映。生活是诗词创作的沃土,杜先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,他善于从社会生活中抽丝剥茧,或针砭或褒扬,依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形象地表达情感和志向,富有较强的思想性。斗转星移,他的作品不是待在“小我”的天地里,而是拥抱自然、深入社会、了解社会心声,从为社会提供正能量的角度,用诗词反映这些对象,尽到诗人的社会责任。
杜先生有着很深的军人情结,写有多首纪念“八一”的诗词,他的《写在建军节前》写道:
八年军旅几胸章,解甲归田梦未央。
倘有号声催战鼓,罢锄请愿再荷枪。
杜先生耕读传家,以文抒怀,赋诗《诗农》:
不恋功名不恋钱,书中问句作消闲。
清诗种下三千首,不费乡间半垅田。
杜先生不会使用电脑,创作只能在手机上完成,然后再由子女帮他保存,年逾古稀,仍笔耕不辍。杜先生对文学的挚爱和孜孜以求,精神可嘉,令人感佩。他的作品可能不是至臻完美,但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怀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,把文学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,把家国情怀付诸文字,为弘扬正能量鼓与呼,的确难能可贵,值得尊敬。
杜先生位卑未敢忘忧国,身居河沟怀天下。万里江山多锦绣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,付梓诗集里的作品,是岁月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。愿杜先生诗集早日问世,他就像诗海里一颗璀璨的明珠,一旦抖落岁月的尘埃,必将放射出迷人的光彩。
友情链接:
安阳信息港 中国保安网 中国保安协会